當前位置:事業單位招聘 > 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> 公共基礎知識 > 政治知識 >
【導讀】
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帶來政治知識《馬克思主義哲學之物質的存在方式考點整理》,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。
在公職類考試以及事業單位考試的考察中,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唯物論是考查的難點和重點,其特點是要求考生對基礎原理理解透徹,通過理解性的題目進行考查,往往還會結合古詩文、名言名句、成語。因此,本文將相關知識點進行匯總,對其特點加以闡述,幫助考生更好的進行理解。以下是相關知識點介紹:
一、運動的含義和基本形式
1、運動包括了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。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。
2、從簡單到復雜,運動可以分為五種基本形式:
機械運動——物理運動——化學運動——生命運動——社會運動
考查方式:主要是識記型的考法,包括提問: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是什么?以下幾種運動基本形式從簡單到復雜排列正確的是?對此,需要考生對相關知識點記憶準確。
二、 物質與運動的關系
(一)物質是運動的物質,世界的運動是無條件的、永恒的、絕對的。
(二)運動是物質的運動,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,是運動的主體。
考察方式:往往作為一個正確或錯誤選項出現在考查唯物論概念的題目里,例如: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(錯誤),存在沒有運動的物質(錯誤)。對于以上考法,考生需要對原理記憶清晰。
三、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
(一)相對靜止:是指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、一定范圍內處于一種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之中。
相對靜止的特點: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,是運動的的一種特殊狀態,是有條件的、暫時的、相對的。
靜止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情形:
1. 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。
2. 一事物其質相對穩定,沒有發生變化。
(二)兩者的辯證關系
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,即動中有靜,靜中有動。
考察方式:往往通過古詩文、名人名言、成語諺語來進行理解性的考查?忌枰ㄟ^一句話“動中有靜,靜中有動”來理解二者的關系,即運動是前提,是絕對的;靜止是一種暫時的狀態。為了加深考生的理解,特整理的相關案例如下:
正確案例:
1. 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
2. 生命在于運動
3.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
4. 坐地日行八萬里
5.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
反面案例:
1. 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
2. 萬物都在運動,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
3. 刻舟求劍、飛矢不動
4.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
例題:德羅普有一句名言:“生命,就是一連串的作用與反作用。我活著,就以塊體的方式作用與反作用。我死了,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與反作用。”這句話揭示了什么哲學原理:
A、 靜止的絕對性
B、 運動的相對性
C、 運動的絕對性
D、 靜止的無條件性
解析:正確答案是C。這句名言首先強調了作用與反作用,也就是否認了靜止。認為人活著的時候有作用方式,死了之后仍然進行作用,也就是承認了運動的絕對性,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,是無條件的、永恒的、絕對的。所以本題選C運動的絕對性。
點評:此類題目一定要仔細閱讀題干,正確判斷表達的語義,結合自己的積累和哲學知識進行判斷?疾殡y度中等偏難,需要考生加強相關案例的記憶和理解。
相關推薦: